• 8455线路检测中心






  • 8455线路检测中心医药服务网

    行业新闻

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    国务院就医保监管再发文 引入第三方 政策趋严!

    医药网7月13日讯 医保基金监管改革一直是国家医保局着力推动的“项目”。在医保局成立不久之后 ,国家医保局就进行了打击骗保的专项行动,目前,也正与司法部等部委推动医保基金监管立法 。
     
    7月9日夜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》 ,文件指出受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、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 ,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,欺诈骗保问题普发频发 ,基金监管形势较为严峻 。因而为全面提升医保治理能力,深度净化制度运行环境 ,严守基金安全红线,经国务院同意 ,就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提出若干意见。
     
    对于医保基金的监管工作 ,此前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有一些政策出台。但此次国务院的指导意见,对一部分仍有争议的内容做了规定。
     
    首先,在对医药机构的惩戒上,此次文件指出建立和完善定点医药机构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。实际上 ,各地最两年出台的医保基金监管办法中已经有相关的政策和动作 ,并且已经有实施的先例。
     
    例如,今年5月29日 ,安徽省淮南市医保局对18家医药机构违规问题进行了处理。根据淮南市医保局的消息,此次涉及违规的包括当地的肿瘤医院、中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、药店等机构,涉及违规金额近800万元,其中朝阳医院与新华医院的违规金额最高,分别达到199.26万元 、191.26万元。
     
    国务院此次文件中提出,医疗保障部门依法依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。“对经医疗保障部门查实、欺诈骗保情节特别严重的定点医药机构,卫生健康 、药品监管部门应依法作出停业整顿、吊销执业(经营)资格、从业限制等处罚 ,提升惩处威慑力 。”
     
    但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处罚中只有部分医院被处以暂停1-6个月的医保结算服务等措施,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并没有被处以暂停医保结算的服务 。显然,对于一些地方来说,大型综合医院如果暂停医保结算,对于当地患者的就医必然造成重大影响 ,因而在对医药机构施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时 ,困难仍然巨大 。
     
    其次 ,指导意见也提出将监管对象由医疗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,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绩效双控制,出台并落实医疗卫生行业诊疗标准 ,逐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,完善并落实临床药师制度、处方点评制度,强化临床应用和评价等标准规范运用。
     
    此前在司法部、医保局的一次征求意见会议上,有专家提出对于违反条例的医生、药师是否可以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,直至限制医疗服务活动、吊销执业资格。对此现场产生了分歧 ,反对一方认为,这并非医保局权限范围之内 , 、医生主管部门为卫生部门 ,且吊销执业资格可能与上位法形成冲突;而支持一方认为 ,“自己的孩子自己管”可能导致治理效果欠佳 。
     
    对于这一问题,有专家提出可以通过信息披露机制形成自我约束 ,医院对于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、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定期公示,对医生和药师的违规行为 ,则可纳入信用评价体系,借此约束相关方面的行为。与会专家提出,对于违反规定 、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也应当公示,负面信息的公示有助于形成更强的约束力。
     
    国务院此次文件落实了上述措施,指出对欺诈骗保情节严重的定点医药机构和个人,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,实施联合惩戒。此外,对于法律上的一些空白和歧义 ,文件指出严格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欺诈骗保行为的立法解释,对涉嫌犯罪的案件 ,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;综合运用司法、行政、协议等手段 ,严惩重罚欺诈骗保的单位和个人。
     
    而对于医保 、卫生部门的权责与义务,上述文件也得以明确,医保负责监管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,规范医保经办业务 ,依法依规查处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行为,而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行业监管,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。
     
    而在监管手段上,文件要求建立信息披露制度,经办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告基金收支、结余和收益情况 ,接受社会监督。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 ,聘请人大代表 、政协委员、群众和新闻媒体代表等担任社会监督员  ,信息技术服务机构、会计师事务所 、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也将参与医保基金监管 ,并定期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经办机构内控风险进行评估 ,加强内控 。

    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(嘉兴工业园区)双龙路3399号

    服务热线 :4006 -725-177

    电话:0573-83917233






  • XML地图